接入大眾點評、入股滴滴打車、牽手京東購物、聯(lián)姻58同城,隨著微信商業(yè)化步伐的不斷加劇,微信連接一切的野心也在瘋狂滋長。2013年11月,馬化騰在“騰訊WE大會”上向科技界拋售了一個這樣的觀點,未來互聯(lián)網的趨勢與機會,第一個就是“連接一切”。并解釋說,移動互聯(lián)網將會讓手機成為人體器官的延伸,通過互聯(lián)網連在一起。半年多的時間,微信在移動互聯(lián)網的舞臺上可謂光彩奪目,每一次的華麗轉身都會成為業(yè)界關注的焦點。
“微信連接一切”必須跨越 “三重門”:第一重門連接人與人,第二重門連接人與商業(yè),第三重門,連接物與物。目前,“微信連接一切”還處于第二重門。微信靠什么連接一切?
微信連接第一重門,通過搖一搖保護用戶嚴密隱私和完善的用戶體驗連接人與人。微信真正走向用戶視野的并不是它的發(fā)文字、傳圖片、語音對講的功能,而是充滿趣味的搖一搖。張小龍在點評搖一搖時這樣說:“微信的搖一搖是個以“自然”為目標的設計。整個界面沒有菜單和按鈕,幾乎沒有比它更簡單的交互體驗了,從自然而來到自然中去。”微信的搖一搖顛覆了所有的移動社交設備。而朋友圈的私密性又很好地保護了用戶的隱私,完善的社交功能更是將微信的用戶體驗做到了極致。以至于在上線后不久,用戶量海量劇增,很快就達到每天一億次以上的搖一搖使用次數。
微信連接第二重門,依靠強大的流量導入和第三方開發(fā)者全面開啟商業(yè)化之旅。早在2013年的時候,微信就開始培養(yǎng)生態(tài)市場,同年6月和2014年年初,騰訊分別以1500萬和3000萬美元的巨資投資嘀嘀打車,以此來引導用戶在微信上的支付習慣。憑借其強大的流量入口和獨一無二的的社交優(yōu)勢微信又先后聯(lián)手“大眾點評”、“京東購物”、“58同城”共同布局移動商業(yè)生態(tài)圈。與此同時,微信的飛躍發(fā)展,也造就了一批第三方開發(fā)者的崛起微盟、點點客、微客來、口袋通等,這些第三方借助自身的技術優(yōu)勢和平臺優(yōu)勢借力微信為各大行業(yè)提供解決方案,迅速為微信積累了一批企業(yè)用戶。
盡管微信目前通過微信支付在零售、O2O服務和游戲等領域實現了商業(yè)上的閉環(huán),但用戶在移動端的購物習慣和支付習慣并未完全形成,這給微信流量變現造成了很大的瓶頸。若微信商業(yè)化落地的問題不解決,前面的種種也終究是鏡花水月。
微信連接的第三重門,微信將通過大數據和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實現物和物的無縫連接。微信官方團隊認為,未來移動互聯(lián)網是一個全新的社會形態(tài),大數據、云計算、智能終端,第四代移動通信,這些將會為微信構建新的移動互聯(lián)新形態(tài)。雖然微信每天都會產生海量的數據,但是在筆者看來,這些數據并不是垃圾。只要對這些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也許就會創(chuàng)造出難以估量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比如從海量的數據中對每位用戶的的購物習性和購物特點進行挖掘,可以判定他的消費行為,在下次購物時就可快速精準地為其提供相關產品和服務;從平時的消費場景也可分析出用戶的喜好……這些都是實現人與物,物與物連接的基礎。
不管微信連接誰,靠什么連接。筆者認為,微信要想走的遠走得穩(wěn),至少有三點需要掌控:私密性、封閉性和開放性。前兩者針對的是用戶個人,堅持私密性和封閉性是保證微信長久獲得用戶支持的原因。若放棄私密性和封閉性對微信來說將會是個災難;所謂的開放性主要是指微信開放給第三方的接口,雖然小馬哥也說,未來將是開放的協(xié)作。但微信究竟能開放到何種程度,一直是開發(fā)者最為關心的問題。在越來越透明的商業(yè)環(huán)境下,微信不可能既做運動員,又做裁判員。微信的發(fā)展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推進。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聚合資源,攜手同行,只有這樣微信才能實現它連接一切的野心。
作者:佚名 來源:廣告買賣網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