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微信平臺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甚至刷微信朋友圈已經(jīng)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而在這其中,微信頭像相當是每個人的身份標簽,大家都會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做相應的選擇。
不過,就在這幾天,不少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朋友圈發(fā)生了“異!鼻闆r——自己的好友都變成了同一個頭像,而新頭像的商業(yè)味十足。
這是集體出租微信頭像廣告位的節(jié)奏嗎?
出租微信頭像也能掙錢?
小程是一位80后辣媽,自從生了寶寶后,微信頭像一直是寶寶照片,從來沒換過別的圖。不過,就在前兩天,小程的微信頭像突然換成了杭州某商場商業(yè)活動的宣傳海報。
“朋友圈里的一位朋友發(fā)來一張群二維碼,說是‘某個商場有大活動,我就要賣給這家商場了’,我很好奇地掃了二維碼進群。原來她要找個50人,在11月15日活動當天,同時把頭像換成該商場活動的商業(yè)廣告!
小程說,因為好奇朋友的行為,就參加了換頭像活動。類似的微信群,小程的朋友組織了好幾個。
于是,小程的頭像就這樣被這家商場租用了24小時。此后,小程被要求去朋友圈發(fā)一段廣告文字,誰的文字獲點贊最多,就能獲得1萬元的銀泰消費券,而這也是小程出租頭像的商業(yè)回報。
微信頭像廣告或難成商業(yè)模式
事實上,早在“雙十一”之前,知名自媒體人、上海交大講師魏武揮就將微信頭像“出售”給移動資訊軟件ZAKER。后者以未知價格購下魏武揮首單微信頭像廣告后,眾人紛紛效仿魏武揮,叫賣自己的微信頭像廣告位。
“馬化騰就算只有100個好友,我相信也會有人愿意以100萬元每天的價格購買馬化騰的微信頭像廣告;300個人,每個人有1000個通訊錄好友,如果這300個人一起換頭像,就能影響300000人!蔽何鋼]這么分析微信廣告位的商業(yè)邏輯。
在這樣的邏輯下,一時之間,頭像廣告似乎成了一種新商業(yè)營銷模式。與此同時,魏武揮的頭像又換成了另一商業(yè)公司的LOGO——渾水財經(jīng),這次有300人同時參與換頭像活動。
不過,昨天魏武揮再度發(fā)文,稱頭像廣告只是類似行為藝術(shù)的先鋒實驗,他本人更是對無孔不入、無處不在的營銷行為厭惡至極,一旦這種廣告大行其道,他不敢想象“滿眼朋友圈是一個又一個商業(yè)LOGO”。
同時,他也表示,頭像廣告本身很難成為商業(yè)模式,但頭像廣告可以當做一場策劃事件,而“第一個吃螃蟹”的公司可以借此策劃提升知名度和美譽度。
魏武揮認為,沒有辦法去檢測這種營銷方式的真實轉(zhuǎn)化率,甚至無法計算有多少人看到過這個頭像,而一旦微信個人賬號的商業(yè)味太重,很可能被朋友屏蔽,這些因素,都是微信頭像廣告不可能長久的原因。
而借魏武揮頭像刊登廣告的渾水財經(jīng)表示,他們作為一家初創(chuàng)公司,前期更注重美譽度和知名度。ZAKER也表示,這是一個新的玩法,這次行為也只是它們公司的一個嘗試。
也許,就在不久的將來,微信頭像位廣告也會成為廣告行業(yè)一顆耀眼的新明星。
作者:佚名 來源:廣告買賣網(wǎng)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