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廣告的崛起已不可阻擋。
艾媒數據顯示,2015年互聯網廣告將首超電視廣告,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2123.4億元,占比達34.2%。其中,移動廣告在互聯網廣告市場增長最快。2014年占比僅8.9%,2015年移動廣告市場規(guī)模將達564.9億元,占比達14.9%,預計到2016年將占一半以上。
觀念的轉變往往落后于實際情況的發(fā)展,用戶在移動上花費了24%的時間,廣告主只在移動花費了8%的廣告費用。率先跟上移動廣告發(fā)展趨勢的廣告主將在競爭中占得先機,本地化廣告更是如此——
投放無門,移動廣告“千呼萬喚始出來”
事實上,傳統(tǒng)行業(yè)本地廣告主和行業(yè)內本地廣告主各有各的煩惱。傳統(tǒng)行業(yè)的本地廣告主多為中小廠商,投放傳統(tǒng)媒介遭遇的調研和投放成本高、效果不可視等問題,以及對投放成本和投放效果有新的需求;行業(yè)內廣告主在互聯網投放中希望能強化對用戶的甄選,提高用戶到達率。
易觀智庫的《中國本地化移動廣告專題報告》數據顯示,自2010年開始本地廣告已進入互聯時代,到2016年中國本地移動廣告市場規(guī)模將達300億元。2014年的本地移動廣告投放額中,一二線城市占比51.6%,三四五線城市則是48.4%。一線城市的有限人口配備了90%以上的營銷資源,資源分布和用戶基數不匹配成為困擾本地廣告主“投放無門”的根本原因。
易觀智庫的《中國本地化移動廣告專題報告》數據
三四線城市的本地廣告主有預算而缺渠道,希望獲得更好的投放效果;而三四線城市的移動端用戶落地已逐漸完成,但相配套的營銷資源卻沒有跟上。雙方一旦“接頭”,市場不可估量。本地廣告主所面臨的營銷困境,移動廣告有很好的解決能力。其中的關鍵,就在于數據。
大數據支持,移動DSP巧解本地廣告營銷之困
本地廣告面臨的一系列困境,本質上是因為難以直接觸達用戶。移動廣告提供了DSP這樣一種購買方式,其特征是立足于數據能力、直接購買用戶。這讓移動DSP能夠最大程度發(fā)揮出移動廣告的優(yōu)勢,有效破除本地廣告主的困境。
我的客戶在哪里?這是本地廣告主最關心的問題。移動端用戶在手機上的行為和定位,可以顯示出用戶的愛好需求、區(qū)域時間等。移動DSP根據數據管理平臺DMP處理數據形成標簽,在廣告主要求下分析選擇相應的人群標簽做好投放準備。相對于傳統(tǒng)媒體,這種方式在投放前期的調研費用和時間大大降低,也為移動端無縫切入本地廣告提供了基礎。
如何觸達目標用戶?傳統(tǒng)行業(yè)和行業(yè)內廣告主在這方面有更高的要求。移動DSP提供了一種名為RTB的實時競價模式,當符合特征的用戶在移動端觀看含廣告位的界面時,移動DSP可以對這次展示機會進行實時競價,這種點對點的方式能夠直接觸達目標用戶。展示機會價值的提升意味著投放有效性的提高,最終降低了成本。
RTB實時競價有效實現精準投放
廣告投放效果如何?移動廣告可以追蹤廣告投放中的展示數和點擊率,這些數據讓投放效果得以量化。實時反饋的數據讓移動廣告可以不斷進行優(yōu)化,從而提升流量價值,帶來不斷精進的廣告效果。
營銷下沉,深耕本地移動廣告如虎添翼
移動DSP符合本地廣告的需求,而優(yōu)秀的執(zhí)行方才能帶來最好的效果。廣告主可以從數據處理能力和數據積累量級上對各類移動DSP進行考察,自主數據處理能力和大量級的真實流量資源是優(yōu)秀DSP的考量標準。
另外,積累有豐富的區(qū)域營銷經驗、對本地風土人情有深刻了解的營銷人員可以讓本地移動廣告如虎添翼。力美科技副總裁別星曾說,不了解用戶就永遠不要幻想能影響用戶,沒有“本土化”,任何企業(yè)的跨區(qū)域擴張都將寸步難行。顯然,本地移動廣告代理商的模式無疑能更好的結合本地營銷人員和移動廣告的優(yōu)勢,也是目前更值得廣告主信賴的模式。力美DSP在西南、西北、華南、華北等地布局的100多家代理商和積累的5000億條用戶行為數據,是力美得以為全國20個省市的近百家區(qū)域品牌廣告主提供移動DSP精準投放的基礎。
廣告主營銷下沉,深耕區(qū)域市場之下,移動DSP將以星星之火為困局中的本地移動廣告造就燎原之勢。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