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廣告轉化率,一道繞不過去的坎
來源(廣告買賣網) 作者() 閱讀() 時間(2015/10/23 11:19:59)
其他領域的自媒體往往大號接單到手軟,小號尋尋覓覓求變現。如果你知道二八原則,就會明白這是很正常的行業(yè)碾壓現象。但在旅游類自媒體領域,甲方對小號大號一視同仁——不約,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比如粉絲定著鬧鐘看廣告的情感類大號胡辛束、專注于行業(yè)信息的互聯(lián)網的那些事兒,都是甲方排隊求投放的自媒體。但同等粉絲量的旅游類公號幾乎門可羅雀。
昨天在一道自媒體社群活動中邀請到 “去哪兒網”公關總監(jiān)主講OTA的新媒體投放問題,他提到,他們也嘗試過和一些著名媒體運營的旅游自媒體合作,但是最后的轉化率依然不令人樂觀,閱讀量超十萬的很常見,但是轉化率非常不成比例。
真相了,這就是甲方普遍不看好旅游類自媒體的關鍵——轉化率低下!
也許你內容優(yōu)質原創(chuàng),坐擁數萬粉絲,后臺互動活躍,粘性不錯,是個杠杠的旅游類自媒體。但對于粉絲而言,一則旅游是一項很重的消費,囊括了交通、住宿、飲食、景區(qū)門票等,動輒一擲千金。粉絲喜歡旅游,但未必愿意通過你的只言片語就為旅游廣告買單。正如很多人喜歡讀書,但靜靜地看電子書就能滿足所有讀書的欲望,不必再花錢買一本實體書。
其二,此前鋪天蓋地的虛假旅游廣告耗盡了粉絲對旅游類自媒體那點微薄的信任度,自媒體重建公信力還需要更多的成功案例和優(yōu)質的服務。
在大額消費和公信力兩座大山下,旅游類自媒體的轉化率被壓得遲遲抬不起頭。甲方的耐心是有限的,被幾次投放的轉化效果傷透了心之后,自然會收回向自媒體伸出的橄欖枝,另謀渠道。
在一年多的自媒體交易成交案例中,一道自媒體發(fā)現轉化率的問題越來越成為所有交易中難以繞過的一道坎,而且會越來越明顯。雖然作為自媒體人來說,他們做自媒體并不是保證你的轉化,也沒有義務轉化,他們更愿意接受品牌宣傳;但是對于甲方來說,轉化是長久高頻投放的核心基礎,是可控效果的衡量。如何協(xié)調二者的關系,保證滿足雙方需求,一道也做了不少研究,那就是交易模式的突破問題。
但就旅游自媒體來說,對于提升轉化率,我們到有這樣幾個建議:
1、讓自己的自媒體有別于其他,打造成為有個性、有意思、有料的自媒體,畢竟引起興趣和關注是展開一段感情的初始。
2、如果你不能提供有個性的服務,那就提升你的服務品質,讓粉絲覺得離不開你。
3、從無到有難,從一而萬易。只要做好一次成功的旅游營銷,就很有可能再入甲方的青眼。
第三方平臺可以為自媒體提供更多需求訂單,就如同如今的公關公司一樣提供訂單,但是第三方的本質是促成自由公開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