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回歸會攪動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嗎
來源(廣告買賣網(wǎng)) 作者() 閱讀() 時間(2015/10/30 9:46:31)
話說微信支付寶相愛相殺。14號支付寶添加了典型社交服務:“生活圈”功能“閱后即焚”功能;而微信增添了收款功能,典型的支付功能,注意是ctob的電商支付服務,而不是關系管理的紅包。
自去年起,微信和支付寶都在進行線下收單業(yè)務的拓展,表現(xiàn)不同的是,微信14年到15年上半年還主要以對第三方線下收單公司開放端口,廣收流量為主,今年年初至今則開始引導線下商戶開通;而支付寶則相對封閉;也體現(xiàn)了圍繞社交建設支付生態(tài)和圍繞電商建設支付生態(tài)不同心態(tài)。
雖然吸引了各家媒體的關注,但社交產(chǎn)品的進化一直未活在雙寡頭的競爭關系里;讓我們看看00后是怎么說的吧。
00后圍繞“追星”“求知”兩個符合年紀的行為需求,最熱門的當屬貼吧和知乎(還有一個關系建設/管理的QQ,文本不做主論)。
而圍繞60-90后的社交軟件推動主題:兩性情色、職場對接等成年人社交主題的軟件(脈脈、陌陌等)則備受冷落。
00后社交領域,即便是微信因社交動力不足(這里是因興趣而社交,而不是因社交以內容、紅包等互動做關系管理)落后于其他三種產(chǎn)品。
貼吧是00后追星最大流量受益者
搜索引擎為貼吧帶來巨大流量,00后根據(jù)人民找到族群同屬,貼吧空間流量分配由版主這類資深+主觀能動性強的網(wǎng)民通過選舉擔當,大部分能代表該貼吧網(wǎng)民的利益和喜好;內容也就符合貼吧主題。加上大部分貼吧雖然內容、族群聚合的能力極強,但是又相對其他族群產(chǎn)品(如天涯部落)相對開放,無須申請,只需關注即可使用發(fā)帖、回復等功能(辯手、觀眾、主持、明星共聚一堂);BBS弱化個人身份,只強調族群內行為來認同彼此身份關系,氛圍塑造極為成功;交互相對即時通訊來的慢,又能讓網(wǎng)友有時間抽離出去思考。
作為在青春期獨立思考沒有形成的成長時期;娛樂(當今社會即沒有過分強調意識形態(tài),生活也相對富裕)+貼吧迅速占領了小圈子傳播行為極強的00后群體。
可是當他們走向社會,需要職場圈子、兩性關系的時候;貼吧的關系管理和通訊能力,個人標簽屬性的不足;就會顯露出來,碎片的時間逐漸也會向兩性、職場、熟人社交傾斜;
但是仍然得說,其實巨大流量和粘性在向其他產(chǎn)品過渡時,仍然存在巨大的分流機會,尤其是當這個族群徹底進入另外一個年齡階段時。
知乎是00后標配
知乎的組織者和用戶追求都相對單純;與響徹創(chuàng)業(yè)圈,走向全社會具備中國特色的“創(chuàng)業(yè)媒體”以媒體起家,樹立創(chuàng)業(yè)、投資權威;走向社群服務、資本、最終以培訓挖掘廣闊三四線消費市場的路徑不同;同樣作為知識脫口秀的舞臺,知乎并不急著樹立易于商業(yè)化的權威好去挖掘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