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瘋狂動物城》了嗎,撩妹男神宋仲基和吊兒郎當又酷得不像話的狐貍先生,你最想成為誰的女朋友?(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同學你一定是中毒了~)
這部片子之所以能夠口碑爆炸,是因為幾乎人人都能get到看點。有人看到了純真、友善、正義;有人看到了勵志、堅持、夢想;有人看到了各種政治隱喻、對平等自由的思考;以及愛情啊,時尚啊,烏托邦啊……還有人對著這群動物,可以把身邊的朋友挨個對上號。。。
不過沒想到片子自來水最多的除了樹懶“閃電”的對話梗,居然是影片中的各種品牌植入場景。在早期的推廣海報中,主角狐貍Nick和兔子Judy站在了類似紐約時代廣場的地方仰頭望著遠方,在這則海報中,你可以找到類似Nike、Lululemon、Prada、Buberry等品牌Logo的廣告牌。
“除了廠商,沒有人喜歡植入廣告!钡@次迪士尼逆轉(zhuǎn)了。不僅沒有引起大家反感,在知乎、微博、豆瓣上還有一大票人免費給這些品牌打廣告,全民參與“大家一起來找茬”!
“好的植入廣告,建立在不破壞劇情美感的前提下,一是要少而精,二是要與場景匹配。在一片陌生的場景中識別出熟悉的產(chǎn)品符號,讓觀眾不經(jīng)意中有一種發(fā)現(xiàn)彩蛋的感覺。”回想一下,《瘋狂動物城》里的植入廣告是不是給了你這種感覺?迪士尼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以好故事為出發(fā)點,而非短期回報
廣告植入本身不是一件徹底的壞事,但很多電影還沒開拍,就先想到好多辦法在廣告植入上回收錢,往往對電影故事本身造成極大的傷害,導致電影最后被人揶揄為看廣告之余順便瞄一下情節(jié)。
迪士尼在任何一個場合都會強調(diào)他們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講故事的能力(Storytelling),并且會以故事為主線索,廣告植入什么的只是就著電影需求去考慮的事情,甚至能夠為故事增色。來看看《瘋狂動物城》,除了上面提到的早期推廣海報中露出品牌外,據(jù)迪士尼透露,電影官方的廣告合作伙伴其實是 Target、Uber、Google、賽百味和酸奶品牌Yoplait(優(yōu)諾)。
顯然電影中呈現(xiàn)的品牌不止于贊助商,因為在這座虛擬的現(xiàn)代動物城市里,所有的人物、場景都高度擬人化,要讓觀眾有強烈的代入感,勢必要引入一些“熟悉的產(chǎn)品符號”。蘋果、耐克、星巴克……這些品牌即使不贊助電影也喜歡帶進來,不放顯得不夠潮啊~
巧妙的Zootopia“山寨”版
Just zoo it →Just do it
DNKY →DKNY
Zootopia Times→New York Times
BEARBERRY →BURBERRY
雖然能看到各種品牌的影子,但巧妙的是迪士尼并沒有原版植入,而是Zootopia世界里的Nick、DKNY、New York Times、BURBERRY……到底都有些什么品牌在里頭,就讓充滿好奇心的觀眾八卦找茬去吧,而“山寨”的感覺給品牌植入又添了一個槽點。
與電影故事高度契合的內(nèi)容營銷
從贊助品牌的角度來說,僅僅是電影內(nèi)容植入不足以引起大家的注意,而且辣么多品牌都在,并沒有什么突出的亮點嘛。這時候肯定要考慮整合內(nèi)容營銷。
以Uber為例,沒錯,Uber在電影中也毫無違和感的化身成了Zuber,就是這輛坐滿長頸鹿的車,還被吃了罰單!
除了電影植入,Uber還與迪士尼聯(lián)合制作電視廣告,代言人正是主人公狐貍Nick和兔子Judy。短短30秒,是電影還是廣告片,傻傻分不清楚!皬娜碌慕嵌探索這座城市。”——Uber和Zuber在理念上達成了高度一致。
電影上映當天在Uber官方微信上發(fā)起活動(心疼Uber,被微信封殺后搞了個個人號。。。)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