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點是:通常客服也有自己的KPI,問題解決率什么的,所以有時候你想直接跟用戶溝通解決問題的時候,客服會不屈不饒,非要從中傳話,那你懂的,多一個人傳話就多一份溝通難度和成本,尤其這個傳話的人還是不懂你業(yè)務的人。
4、調查問卷。
這是一種產品的主動獲取用戶反饋的方式。我們通常用在產品立項的前期調研,或者重大版本更新決策之前,或者大版本大功能上線之初(灰度、核心用戶內測)以及之后。
優(yōu)點是:你能通過問題的設計,有針對性的獲取你想要的反饋。后期的反饋呈現(xiàn),能夠數(shù)據(jù)化。而日常的用戶反饋,用戶都是描述性的語言,而且很多不清晰的,要追問。
缺點是:(1)對設計問卷的人自身的要求比較高,我們通常是運營來設計(當然,你公司如果給你們配專門的用研團隊,那你就是幸糊的),有時候呢就會出現(xiàn)問卷發(fā)出去了,然而忽然覺得哪里沒考慮周全。正因為是主動獲取反饋的一種手段,因此很容易主觀判斷,甚至出到一些誘導用戶回答的問題。(2)樣本量的獲取。尤其是對產品立項前期的調研,這個時候,產品還沒有用戶,那么你的樣本就要完全靠你去定位用戶,然后去獲取,這個真的很辛苦,尤其是你的領導跟你說沒有調研預算的時候。/(ㄒoㄒ)/~~(3)當樣本量不足夠大的時候,好像并沒有什么卵用。
5、核心用戶體驗團。
這個是很多產品普遍采用的灰度測試方法。當產品有一定量用戶后,從中篩選or招募一些對產品好感度較高熱情較大的用戶,用QQ群等圈起來,由運營去維護。
優(yōu)點是:反饋速度快,質量高,易觸達。
缺點是:正因為是好感度高的用戶,所以反饋有可能偏頗,情人眼里出西施么,你懂的。他不能代表小白用戶的。
6、搜索引擎、社交平臺等外部公開平臺。
這個建議就是有余力的情況,可以做起來。例如以前我們會在百度知道啊,搜索結果啊,微博大號啊,微信公眾號啊什么的,去看看產品相關關鍵詞的結果里,都在說些什么。
優(yōu)點是:你能知道潛在用戶和已流失用戶是怎么評價你家產品的。
缺點是:海量信息里去刨除和你有關的,成本也是有點大。微博微信大號還好一些,搜索引擎這種就真的有點累。而且搜索引擎這種也不適合全新的產品,因為沒有用戶量么,在搜索引擎那邊權重也不高,所以能找到的有效信息比較少。
7、線下活動之類的獲取的反饋。
例如說我們公司每年的校招啊,會去線下搞一些宣講,可以派一個人跟過去,也可以設計好問卷之類的讓人力資源的同事幫忙發(fā)一發(fā),或者夾在筆試題目里之類的。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