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品牌愿景的公司,都不會做的太差。
朋友圈泄露的第一位“逃離北上廣”用戶的機票
其實我想說的是,有品牌愿景的公司,都不會做的太差。
沒人會在電梯廂里主動和你搭訕—這幾乎是一條人盡皆知的鐵律。
但最近我和我的鄰居們卻因為一則廣告做到了。我所居住小區(qū)的電梯里最近新上了一組植物圖譜風格的平面廣告,“三只鳥”成了漂亮的主角,工筆畫風格,很有設計感,「此刻,做自己的主」還帶著點小情懷,你很難不會心一笑。
買完東西再上電梯,我們三個人湊巧都在20層以上,我看見另外兩個男生盯著廣告文案讀出了聲,看起來像職場新人,于是我們聊了兩句——這是我住在這里兩年以來少有的幾次搭訕(如今,要不是你抱著熊孩子或牽著寵物狗出門搭訕的可能性=零)。這一次,他們不像所有的年輕人一樣低頭看著手機,“我們不用這個 app,但是我們公司電梯里也有這個廣告誒!”另一個男孩告訴我,三幅廣告的故事我都讀了。
在我們這個很有年代感的小區(qū)——常常充滿奶粉廣告、超市大促大回饋、老人介護服務的電梯間里,這組廣告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案例詳情:航班管家的這組海報很中國風,又講得一手好故事。我被圈粉了!
而珍妮、張勇、王晴朗、王菲菲等幾個虛構人物的故事,確實會吸引你一讀再讀——關鍵是你在讀廣告的時候不會顯得尷尬。
我立刻對這組廣告產生了興趣,航班管家是我一直在用的APP。最近兩年因為出差頻次比過去增加,身邊有太多人向我安利“航旅縱橫”APP,但我一直懶得換掉航班管家,一方面是路徑依賴,另一方面“高鐵管家”這款產品體驗實在是比12306太好不過了——我對王江團隊“管家”系列的良心產品產生了信任感。
但事實上,我覺得這套廣告策劃挺冒險的,畢竟這是長——文——案,一個小故事竟然有180個字!再畢竟,這和目前主流的一眼看到巨幅大標題、3秒閱讀完畢的電梯海報完全走了相反的路子。
設計師是誰啊這么敢冒險!?
昨晚我真的找到了這位設計師寫的一篇文章《反潮流,是創(chuàng)造潮流的唯一方式》。設計師的這番話解答了我的問題:
今天的廣告人會告訴你,這個時代沒有長文案的生存機會。當你問為什么的時候,他們就給你說出“碎片化”、“讀圖時代”、“信息爆炸”之類的理論。
如果是電梯廣告呢?
電梯是一個典型的尷尬封閉空間。達里奧·馬埃斯特里皮埃里在觀察處于同一籠子里的猴子之后,意識到,人們在電梯里傾向于不交流,是一種避免沖突的本能。(見《猿猴的把戲》)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