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時麗廣告的張秋峰(Evan Zhang)向你表白,他寫廣告概念的本領(lǐng)就是從多年寫情書給老婆的過程中不斷累積的。今天我們來看看他的觀點。
情書這樣東西,能收到的人很幸福,能有沖動寫給別人也一樣是非常幸福,能互相寫給對方則更加幸福。
我和老婆互寫情書,從1995年開始,一寫就是22年,從兩人懵懂的學生時代,到現(xiàn)在我們的孩子也上學了。
為什么要談情書?這和廣告有什么關(guān)系嗎?
當然有。因為做廣告的本質(zhì)就是發(fā)現(xiàn)美、表達美、激發(fā)美,這和情書的本質(zhì)是一模一樣的;一邊是征服心愛女人的芳心,一邊是征服消費者的芳心。所以,一點不夸張地說,我寫廣告概念的本領(lǐng),就是從這么多年寫情書的過程中不斷累積的。
22年的情書,80%以上都是手寫的、還有一部分電子的,加起來至少好幾百封,甚至超過千封。有人問過我老婆,“你和張Sir來往這么多書信,哪有這么多東西可寫的啊?”
如果你骨子里愛著一個人,情書的主題和角度就會無窮盡。就像一個品牌如果對世界和用戶真的抱有堅定的信念,也會做出各種各樣的創(chuàng)新,讓所有對手望塵莫及。世界上那些最具創(chuàng)新力的公司,根本上不只是技術(shù)能力強,而是都各有一個夢!Alibaba, Airbnb, Gopro, Tesla。。。哪一個不是這樣開始的?
我想結(jié)合“情書”這個比較形象的參考和品牌傳播層面的幾個基本原則。到底怎么和用戶談戀愛?
原則1:“有主見”
女人喜歡有主見的男人,用戶喜歡有觀點的品牌。今天的用戶本身就已經(jīng)越來越有想法,如果他們遇到一個不動腦經(jīng)的品牌,是會鄙視的。就像寫情書的時候,如果只是把各種空泛的“甜言蜜語”拷貝和堆砌起來,這樣的情書看似浮華,實則空洞,是毫無打動力的。
優(yōu)秀的品牌營銷常常是“產(chǎn)品未動,觀點先行”。比如我經(jīng)常給客戶提到的例子: 在Levi’s的眼中,這個世界大抵可以分為兩類人,一類是穿牛仔褲的,一類是穿筆挺西裝的。2009年,Levi’s在美國就提出了“這個國家從來都不是被那些西裝筆挺的家伙所建立的!” (暗喻就是被穿牛仔服的Leviser們建立的,事實上也的確很有道理,放到我們這里都成立:任何一個成就都是“擼起袖子干起來的”,而不是吹出來的!)
特別的觀點可以引人注目,先聲奪人,但也絕不是嘩眾取寵。在實踐這一原則時,有一個Checklist,可以確保你的觀點行走在正確的軌道上:
1. 這個觀點立得住腳嗎?能講出漂亮的品牌故事嗎?
2. 這個觀點和你的業(yè)務(wù)有關(guān)系嗎?
3. 這個觀點和正向的社會趨勢有關(guān)系嗎?
4. 這個觀點對用戶重要嗎?
5. 這個觀點是為了引人注意而故作喧囂,還是你與團隊發(fā)自內(nèi)心地認同?
原則2:“你最懂我”
世界上最親密的關(guān)系,比如知己、閨蜜、Partner都是由一個“懂”字開始的。戀人之間的關(guān)系,就更不用說了,這里的懂不只是了解,更是欣賞。
如果你的目標是要打造一個用戶心中的摯愛品牌,那么就要真的非常懂你的用戶。我們常說的“消費者洞察”就是搭建這種親密關(guān)系的鵲橋。消費者洞察其實是有幾個層級的:第一個層級是“觀察” ,這個最容易,我們可以很輕松地從用戶的行為談吐中捕捉到事實性的線索,而且數(shù)量會很多;第二個層級就是所謂的“洞察”了,洞察是由表及里,真正了解一個人的心理,而不只是看見一個人的行為。
到了這一步,很多廣告人和營銷人都覺得可以交功課了,其實還沒有!還有最關(guān)鍵的第三個層級,是“欣賞”。
“欣賞”對情人來說,是發(fā)現(xiàn)她非一般的魅力,是崇拜她被人忽略的美麗,是贊美她不被一般人了解的無盡光華!靶蕾p”對用戶來說,是贊美他們不為人知的價值,是賦予他們超越期望的尊重,是激發(fā)他們平常但又不平凡的偉大之處。
只有到了這一步,你的品牌營銷才會有行動力和感染力!
所以,品牌建設(shè)工作是一個由迷茫,到看清,再到癡迷的過程。因為迷茫,所以需要專業(yè)梳理和洞察;因為看清,而更加心生愛憐和深刻欣賞。
為什么用這個上寬下尖的形狀,也是因為這就好比丘比特之箭一樣,越往下,越Sharp,越閃耀,也越能滲透內(nèi)心。
總之,在想要得到你的用戶之前,先學會欣賞他們!比如寶潔的例子,你可能已經(jīng)有點厭惡“使用前/使用后”的那些產(chǎn)品效果證言廣告了,但是它從2012年奧運會開始連續(xù)推出的#Proud Sponsor of Moms#系列廣告,很好地道出了很多媽媽的柔軟心聲,非常細膩地放大并欣賞了她們“在場下”的堅強和價值:其實在場下的人比場上的那個人付出還要多,其實在場下的那個人比場上的那個人還要揪心。這些列作為“頂級媽媽贊助商”的廣告讓人大受贊譽,改變了“一心只想著讓我付錢”的刻板印象。
原則3:煥發(fā)“新鮮感”
以下是我高中時的部分情書,過去太久了,顏色都有點變化,但在那個歲月,是我每天中午看到班級信件員進教室發(fā)信時的最大期待!
我老婆從她還是16歲的花季少女,就開始讀我的情書,這么多年還沒有“厭膩”,就是因為我給她的每一封情書都不會重復(fù),每次都有一個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主題;就像廣告概念一樣,所有人都會花很大力氣在思考如何差異化這件事,就是要做一些別人還沒想過的事來詮釋品牌意義。
這種找不同Concept角度的能力,和許多其他能力一樣,是可以訓練出來的。舉一個攝影的例子,如果有一棵樹在你面前,你可以擺出多少張不同的照片?一個叫Mark Hirsch的美國攝影師堅持每天出門都去拍同一棵大果櫟樹,整整一年時間拍出了365張完全不同的照片,然后出了一本叫《THAT TREE》的影集。
一棵樹都能拍出365種不同的風景,更何況一個人/一個品牌呢?
品牌概念的靈感可能來自四面八方:自身的產(chǎn)品迭代、社會的文化趨勢、用戶的興趣熱點、行業(yè)的環(huán)境變化等等。這些是傳統(tǒng)的角度,還有非傳統(tǒng)的角度就是會來自于生活中能夠撥動你心弦的任何事物,比如電影、體育、食物、服裝、小說。。。
在以前還讀雜志的時代,我桌上總會有一個像餅干盒一樣的"inspiration box",發(fā)現(xiàn)有意思的東西就會放進去。每次打開這個盒子能把里面不同時間的靈感小線索進行跨界交集,讓靈感去碰撞。
原則4:“敢于承諾,忠于承諾”
激情易得,承諾難求。“承諾”是對于兩人關(guān)系實現(xiàn)化的關(guān)鍵一步。尤其是對于食品、金融、健康等需要信賴感和安全感的品類來說(例如支付寶),承諾帶來的安全感特別重要。
原則5:“不做戲,要真實”
用戶和你心儀的對象一樣,都是聰明人,你到底是“虛情假意”,還是“情真意切”,很容易就能感受和分辨出來了。所以,“真實”是品牌和用戶相處的必要條件,你不可能永遠在“做戲”。
而且,今天的消費者也不像過去那樣,會輕易就被看上去高高在上,故作姿態(tài)的“品牌形象”迷惑,上了央視也不意味著一切。他們正在變得越來越注重本質(zhì),尤其在這么透明、消費者不斷被賦權(quán)的時代。
說到底,每一個品牌都是可以人格化的。品牌即人,人即品牌,試想一下,一個“有主見”、“真正懂我”、“煥發(fā)新鮮感”、“敢于承諾、忠于承諾”、“真實”的男人(品牌)是不是可以俘獲情人(用戶)的芳心?
“與用戶談戀愛”不是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提出來的,廣告人早就在實踐,所以我們公司招人,“心中有愛”是第一要求。因為有愛的人,才會有激情;因為有愛的人,才能夠在別人放棄的時候繼續(xù)堅持;因為有愛的人,才會主動關(guān)心身邊的人和事;因為有愛的人,才能用更積極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并創(chuàng)造出打動別人的正能量廣告。
用心去工作,用情去生活,用愛去營銷!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