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暴力因暴力所帶來的傷害而生,真兇未能繩之以法,其它人卻因此事暴力相向互相傷害。懷恨、懺悔、和解,影片中的人物走完了一條完整的成長變化軌跡,他們最后踏上的不是一條前去殺人的路而是一條新的人生之路。
《三塊廣告牌》可以說是開年之際最具話題性的一部電影,本片榮獲第9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74屆威尼斯電影節(jié)最佳劇本,75屆金球獎等多項國際電影獎項。本片用獨特而細致的手法表現(xiàn)了一個非常深刻和值得討論的問題,選擇用廣告牌和早早領了盒飯的警長,作為貫穿影片的引線?梢哉f是導演馬丁.麥克康納帶給我們的一部不俗之作。
女主人公Hays的女兒慘遭奸殺,過了很長時間案子都沒有告破,Hays認為當?shù)鼐降牟槐M職致使兇手仍然逍遙法外,于是她租下了三塊頗為醒目的公路廣告牌,在上面寫上了對警察局長提出質問的三句的話:
強奸致死,
依然沒有抓到兇手,
怎么回事?威洛比警長。
三塊巨大廣告牌所帶來的巨大壓力,在這座小鎮(zhèn)上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作者清晰的表達了他對于暴力、憤怒、和解的看法,以及對于人的深入而冷靜的觀察。影片中沒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失去女兒的單身母親,生意不景氣的廣告代理商,身患絕癥的警察局長,易怒又中二的警員等等,所有的角色都具有缺陷卻又讓人同情,影片的矛盾就在這些看似普通的人中間發(fā)生,其中的二元對立就是來自于我們每一個人內心中善與惡的爭斗。
憤怒總要有個發(fā)泄的出口,Hays因女兒的案子未能告破而遷怒于警長威洛比,她希望通過視覺沖擊力極強的單立柱廣告牌來逼迫威洛比全力緝拿兇手。但她的這一行為不但沒有奏效反而引發(fā)了諸多矛盾。
警長威洛比不想在病床上忍受彌留之際的痛苦于是用暴力的手段終結了自己的生命,雖然他擁有幸福的家庭、一生受人愛戴,但死前名譽受損卻成為他最不能接受的現(xiàn)狀,這是他一生最大的不完美?梢哉f,是廣告牌逼迫了威洛比的自殺。他用了一些手段在死后向Hays施以報復,同時又鼓勵迪克森去做一名真正勇于追尋真相的警察。
迪克森得知警長的死訊后遷怒于廣告代理商于是將他打成重傷,而Hays看到寧被燒傷也要保護她女兒卷宗的迪克森時開始后悔自己的行為。
暴力因暴力所帶來的傷害而生,真兇未能繩之以法,其它人卻因此事暴力相向互相傷害。就像美國版《午夜兇靈》所表現(xiàn)的主題,死去的小女孩因為受到傷害所以要將傷害傳遞下去。影片開頭Hays來到廣告公司,代理商正的看一本叫《好人難尋》的書,作者用它提供了一個暗示,人性并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樣完美,在這個世上好人難尋,這就是最真實的人。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