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眾接受廣告的三種感受
受眾接受廣告的感受分為三種:主動、被動、被迫。
首先談主動的接受,一則廣告能夠讓受眾去主動的接受,已經不能用成功來形容了。這樣的廣告被人互相傳閱,互相欣賞,廣告也已經脫離了廣告的領域了。除了一些經典的之外,少之又少,在抖音里面我想除了一些大廠的廣告會讓人賞心悅目之外,只有貪玩藍月的廣告了吧。
其次是被動的接受,這種形式相比后面的一種形式要好的多。一些經意或不經意間看到的廣告,如果沒有太過于喜歡的感覺,大概都能存在于這個類型之中了。其中也包括你在打開某個網站時所彈出來的視頻廣告,既沒有主動的去尋找,只能是被動的來接受了,信息流廣告就屬于這一種。
最后是最壞的形式,被迫接受。已經沒有任何欣賞可言了,甚至是厭惡的。例如:網站的惡意廣告,公交廣告等。大早晨公交車內,人還在朦朧狀態(tài)下的公交車廣告,廣告的聲音伴隨著汽車內吵雜聲,不厭其煩的一遍一遍,耳朵在每一個美好的早晨都被強奸著。
抖音就屬于這一種,可能沒那么厭惡,可用戶沒有選擇的權利,刷視頻的時候必定會出現(xiàn)廣告,而不像信息流廣告會忽略不看。
上面我們已經知道廣告的感受類型,那么在廣告推送上,我們要如何做到被用戶主動接受才是最關鍵的。
從抖音上線廣告功能之后,前期廣告質量還是很高的,隨著廣告慢慢被開放,廣告質量也就隨之降低,完全不符合產品的調性,各種廣告出現(xiàn)在抖音里,用戶的負面的評論也越來越明顯。
抖音廣告
以上數(shù)據(jù)從麥子數(shù)據(jù)導出的,最近三個月的App Store評論詳情,共 88578 條評論,包含廣告關鍵字的共 241 條評論,整體評論比例還是很小的。
從評論上來看,多數(shù)反應是廣告太多,不感興趣以后沒有減少。雖然這點占比算不上什么,但同類競品也不少,誰擁有更好的用戶體驗,用戶會選擇誰,美團打車也不是搶占了滴滴打車不少份額嗎,在這個時代,沒有不可能的事情。
關于廣告推送,一開始有了一個想法,這個想法來源于糗事百科,不知道大家有多少人知道,這個算是段子的鼻祖。
在這款產品中,一直有一個很不錯的功能,就是用戶審核功能,所有用戶產生的內容都會由用戶自己去選擇是否可以出現(xiàn)在產品里,有一段時間自己覺得審稿比看已經出現(xiàn)在產品里的段子還要著迷。
在這一點我們可以借鑒一下,將廣告的審核權交給用戶,從強迫轉換到主動接受。
抖音廣告
上面就是審核的界面,用戶在產品中點擊審稿,進入審稿頁面,有一個提示頁,審核的標準,審核的操作方式并沒有大的變化,頁面UI相比以前要好看一點了,其實完全可以采用探探的左右滑動來判定結果。還有一個舉報按鈕,包含了常規(guī)舉報選項。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