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企業(yè)廣告主可謂是每個城市廣告公司競相角逐的金主,因其投放金額高、投放頻次高、投放周期長,而被很多廣告公司重視。房企廣告費相對于金融、互聯(lián)網APP等行業(yè)的投放費用,確實高出很大一部分,下面是對2017年房企銷售費用和廣告費占比的總結。
龍頭房企爭相擴張規(guī)模,2017年銷售額創(chuàng)下新高,隨之水漲船高的是銷售費用,侵蝕利潤空間。
房企投放廣告費用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資訊統(tǒng)計數據獲悉,剔除數據不全企業(yè),A股130家上市房企銷售費用總計達489.3億元,同比上漲20%,即2017年平均每家房企銷售費用約為3.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A股前10強房企銷售費用總計為270.4億元,平均每家高達27億元;廣告宣傳推廣費為112.65億元,廣告宣傳推廣費用占銷售費用比率為42%。
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研究中心研究總監(jiān)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銷售費用的增長很大程度上和銷售業(yè)績掛鉤,兩者一般為正向關系。2017年,房企銷售規(guī)?焖贁U張,尤其大型房企銷售額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營銷費用亦會增加,侵蝕了利潤空間。
銷售費用攀升
據《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資訊統(tǒng)計數據獲悉,2017年度130家房企,平均每家銷售費用約達3.8億元,2016年度為3.1億元,2015年為2.7億元,同比持續(xù)上升。
具體來看,銷售費用1億元以下的企業(yè)有65家,占比為50%;在1億元-10億元之間的企業(yè)有51家,占比為40%;在10億元-20億元之間的企業(yè)有11家,占比為8%;在20億元以上的企業(yè)有3家。
其中,在20億元以上的房企為萬科、綠地控股和保利地產,銷售費用分別為62.62億元、60億元和38.67億元。
當然,不同企業(yè)對銷售費用的把控不同,以萬科為例,2015年以來,其銷售費用分別為41.4億元、51.6億元和62.62億元,近三年銷售費用占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例分別為22.8%、24.6%和22.3%。
值得一提的是,有業(yè)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房地產企業(yè)的銷售費用中,廣告宣傳推廣費和傭金薪酬所占比例較高。而有的企業(yè)偏重于傭金薪酬支出,有的則偏重于廣告宣傳推廣費花費。
以金地集團為例,2017年,金地集團銷售費用12.43億元,其中,廣告宣傳推廣費10億元,占比為80%,可見其偏重于廣告宣傳推廣費的支出。
侵蝕利潤空間
事實上,130家上市房企近三年來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總額穩(wěn)中上升。據《證券日報》記者統(tǒng)計獲悉,130家上市房企2017年、2016年及2015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759億元、1371億元和971億元;同比增長幅度分別為28%、41%及10%。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