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電視廣告市場來說,2015年是嚴峻的一年:電視廣告投放總量首次下滑,一季度電視廣告刊例同比下滑5.5%,形勢萎靡。
電視廣告品牌持有量同樣不足,自2013年1季度高點以后,規(guī)模以上品牌逐年遞減,2015年一季度刊例花費在500萬以上品牌數量已跌回5年以前水準。
與廣告欠收相比,各大衛(wèi)視在節(jié)目建設上可謂是傾盡全力,推出數十檔綜藝節(jié)目,雙季播、疊播、套播,各種編排手段齊出;親子戶外、極限挑戰(zhàn)、戀愛相親,各種類型百花齊放……一句話總結就是:很努力、很拼勁。一個殘酷的問題擺在電視人面前:為什么電視的廣告收入和經營投入不對等?電視的價值被低估了嗎?
要探討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換個角度看電視,重新審視新傳播語境下的電視傳播價值。
電視是最重要的媒體,具有穩(wěn)定關注度
在今年3月CTR對廣告主的在線調研中,84%的廣告主認為“電視依然是明年最重要的媒體”,同時大多廣告主認為,與新媒體的聯(lián)合營銷是電視媒體未來的發(fā)展道路。
的確,中國的媒體市場,并非零和博弈的市場。在跨媒體的平臺之間,合作比競爭更為重要。
從大的媒體格局來看,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與生具備完全不同的傳播邏輯與背書效應。從媒體形態(tài)和內部格局來看,媒體的傳播力,在注意力和影響力兩大方面也存在各自差別。進行跨形態(tài)媒體對比,如果單從廣告收入增幅或利潤的角度,不可能得出傳播能力的對比。老撾的GDP增長遠高于美國,你能認為老撾比美國更強大么?這是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媒體對于企業(yè)的傳播價值也是如此。
今日品牌傳播格局,是媒體優(yōu)勢整合共贏的格局,電視媒體在這一格局中扮演著品牌傳播至高平臺的地位,是品牌樹立權威身份,渠道信心,與消費者信心的戰(zhàn)略要沖。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強勢電視媒體甚至能吸引包括淘寶、京東等在內的互聯(lián)網品牌競相進入的原因。
來自CSM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央視和省級上星衛(wèi)視的收視份額,在近幾年中始終保持穩(wěn)中有升的強勁態(tài)勢。而就在這幾年的時間中,多少網站開了又歇了,多少網絡視頻火了又沒了,多少網絡名人紅了又臭了……與此同時,CSM的數據顯示,2012年平均每分鐘電視開機率為23.74%,平均每分鐘就有1億戶左右的家庭在收看電視。今天企業(yè)所面臨的是“一個極度競爭的年代”。在這樣一個年代中,什么樣的關注,比獲得穩(wěn)定的關注更為寶貴?在這樣一個極度競爭的年代中,電視可以替代嗎?
電視媒體的收視率價值被低估
近兩年,我們常常能看到視頻網站打出這樣的宣傳口號:某電視劇在自己平臺的點播量已突破幾億、甚至幾十億人次!讓我們產生電視收視到達率不如視頻網站的錯覺。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