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的月亮不一定是圓的,但洋名字一定是聽不懂卻能看起來很高端的。為什么總有那么多人沒有理由地買著愛著絮叨著外國或看似外國的一切?無他,裝逼耳。
9 、生活外包
我們都特別忙。因為工作,我們沒空做飯。因為追劇,我們沒空洗碗。因為游戲,我們沒空帶孩子。因為朋友聚會,我們沒空打掃房間。我們坐在沙發(fā)里捧著零食窩成一塊土豆,看著掃地阿姨、幼兒保姆、飯店外賣、代駕司機在我們的生活里忙忙碌碌,來來去去。
但這都不算什么。2005年,Esquire 美國版首席編輯雅各布斯曾經(jīng)在看完《世界是平的》之后,虛擬出了一篇“外包帝”自傳:他找了一家印度外包公司,讓這個頗有責任心的外包團隊幫他查稿件資料、給老婆送禮物、從網(wǎng)店里買日常用品、給兒子買玩具、交手機費、給老板發(fā)電郵、幫老婆安排生日派對、回絕不想理會的工作請求、投訴美國航空、寫郵件關(guān)心父母、給老婆賠禮道歉、編撰自己的維基百科。最后,“外包帝”把他的家庭、孩子、工作都外包給了遠在地球另一邊的印度陌生人,并抱怨有一回這群陌生人竟沒能幫他從附近的飯店叫來一份外賣。
活著所需的一切煩惱都被此“外包帝”外包掉了,甚至連寫這篇自傳也讓他覺得厭煩 —— 干脆連它的結(jié)尾也外包給印度人好了!巴獍邸睆拇诉^上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拉上窗簾,抱著薯片,陷進沙發(fā)昏暗柔軟的中心,娛樂自己——這就是外包生活的終極形態(tài)。讓我們將懶惰最大化,把自己的銀行卡、家庭住址、工作單位、同事、友人、購買品味、飲食習慣全部交給能夠解決一切問題的陌生人。然后“外包帝”們就能活成個隱形人,從此一切都好,只缺煩惱。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