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我想先問個問題:你有沒有聽過一個故事,叫做“如何讓貓吃辣椒”?
推力、拉力與壓力
曾經(jīng)有人提出一個問題,“如何讓貓吃辣椒?”
有三個人給出了不同的解決辦法。
第一個人說:貓肯定不會自己去吃辣椒的,所以只能把貓綁起來,把貓按住,掰開它的嘴,把辣椒塞進去。
第二個人說:把辣椒摻在魚肉里,甚至是放進魚肚子里——貓愛吃魚,它來吃魚,就會順便把辣椒吃下去了。
第三個人說:應(yīng)該把辣椒弄成末,抹到貓的屁股上,這樣貓會感覺到自己屁股火辣辣的,非常疼,就會忍不住用舌頭去舔,這樣它就不得不把那些辣椒吃掉了。
這三種辦法在我看來,其實代表著三種可以“改變行為”的力量——推力、拉力和壓力。區(qū)別在哪?
區(qū)別在于:推力是直接“讓它吃”;拉力是“讓它想吃”;“壓力”則是“讓它不得不吃”。
實際上,在很多現(xiàn)實問題面前,這三種力,也分別對應(yīng)著三類不同的解決方法。
假如你是童話里某個國家的王子,你喜歡一個姑娘,想娶她為妻。那么,用推力的話,你就要直接求國王頒布一道法令,讓衛(wèi)兵把她抬回王宮里來;用拉力呢,你就得好好地追求這位姑娘,該炫富炫富,該獻殷勤獻殷勤,讓她喜歡上你;要是用壓力,你就得把全國的青年男子全都驅(qū)逐走,讓她除了你沒得選,或者邪惡點,把她家人都抓起來,說你不嫁給我,我就不放他們——這就是推力、拉力和壓力的區(qū)別。
廣告的作用路徑是這三種力里的哪一種?很顯然是拉力。
因為廣告只是廣告,沒有可以生拉硬拽別人做某事的權(quán)力,也沒有肆意妄為制造壓力的自由。
更重要的是——廣告從來都是希望別人能心甘情愿地、自主地改變他們的行為。
請注意:這個“心甘情愿”很關(guān)鍵。
最近這幾年,有個詞經(jīng)常被提及,叫“種草”,常聽人說又被某某廣告給“種草”了。
“種草”是什么意思?種草指的是在人的心里制造、埋下了一個消費需求或者渴望。
“種草”是把草種在心里,而不是直接把草塞到誰嘴里,因為廣告是要讓你心甘情愿地改變你自己的行為,而從來不是強迫別人“去做”什么事,或者讓人“不得不做”什么事。
“改變看法”與“改變感受”
那么,怎么讓人心甘情愿地改變自己的行為呢?
你應(yīng)該知道,人們的行為改變,總是從他們內(nèi)心認知的轉(zhuǎn)變而起的。
所以,廣告先是努力改變?nèi)藗兊恼J知,繼而促使他們改變自己的行為——這就是廣告通常的“作用路徑”。
明確了這個作用路徑,咱們就可以談得再深入一點了。
這時咱們就不能用貓來舉例了,如果把貓換成外星人——一個可以溝通的、可能剛來地球的、從來不吃辣椒的外星人,我們?nèi)绾巫屗杂X自愿地吃點兒辣椒呢?
上篇:
下篇: